绿色永续
水资源管理
力成科技湖口厂区(2厂、3A厂、3C厂、3D厂、9厂及10厂)主要供应来源为石门水库及头前溪;新埔厂(1厂)、竹科厂区(8厂、11厂A、11厂B)主要供应来源为宝一及宝二水库。厂区虽非位于用水压力区域,水资源使用的状况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活水平产生广泛的冲击,故在取水和排水方面特别注重政府相关法令规定;近年来因气候变迁,水环境急遽变化,为及早因应复杂之水资源问题,力成科技依据「减量」、「再利用」与「回收」三项策略进行水资源管理,提高使用效能,并持续推动各厂区节水措施。
水治理
力成科技重视水资源管理议题,我们建置了水风险辨识与应对程序,「由上而下指挥督导、由下而上应变与回报」,完备水资源治理的运作机制,每年透过气候风险与机会识别(TCFD),定期于各跨组织委员会中进行永续、水资源等议题之讨论与实施情况说明,并汇报于董事会,持续强化组织面对水资源管理的韧实力。(相关水资源管理可参阅2023 力成TCFD报告)
用水及制定缺水时之应变计划
力成科技主要用水来源98%来自自来水,2%来自地下水(井水),以及用来清洁、植栽浇灌之雨水回收等,2023年取水量为2,780.544百万公升,用水量较2022年减少186.713百万公升。为因应缺水的发生,力成制定供水紧急应变计划,并透过模拟与情境演练方式,降低缺水所造成的影响。主要应变措施有启用各厂区储水槽供水、水车载水供应,以及启用水井(地下水)因应。
力成台湾水回收与水资源管理目标
- 用水密集度较2018年减少6%
- 制程回收水系统效益高于85%
制程节水
自2009年起力成科技积极投入厂区制程废水回收处理,克服了制造过程中晶圆切割研磨程序产出内含大量二氧化硅细微悬浮微粒制程废水之情况,藉由UF(Ultra-filtration)超过滤机,以中空纤维过滤膜滤除非溶解性固体,稳定回收再利用厂内之切割研磨制程废水。
力成台湾切割/研磨回收系统处理效益
力成台湾具有切割研磨制程回收系统之厂区为湖口厂(2厂)、大同厂(3A厂、3C厂)及竹科一厂(8厂),针对有切割/研磨制程厂区,我们设置了切割/研磨制程废水回收系统,并依照产线需求进行估算,设计设备每小时可处理的容量。为因应公司产能规划,回收系统仍不断的扩充建置中,透过可靠性高且易维护的关键零组件导入,以增加回收水量及提高回收设备效益。2018年至2022年切割研磨制程回收水系统效益皆高于目标值85%以上。
2022年力成台湾之切割研磨制程回收水系统回收率为87.61%,2022年封装制程回收水量为1,369.07百万公升,较2021年减少68.09百万公升(约下降4.74%)因制程上规划调整改变及系统上UF膜使用时间效益所影响,各厂将持续优化系统,导入可靠性高且易维护的关键零组件,以增加回收水量及提高回收效益;2023年已完成竹科三厂制程回收水系统之设置,每日可处理800吨废水,设备处理效率可达85%以上,并于2024年正式启用。
注 2:比例(%)=[回收水量(m3)/回收设备进水量(m3)]*100%
注 3:2023年切割研磨制程回收水系统效益目标值85%



水污染防治
力成科技所有排放水皆于厂区外经处理后排放,各厂区遵循主管机关规定,由厂内运转产生废水经由厂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至放流或纳管标准后,才准许排放,且透过实时监控设备进行废水管理,针对pH值、导电度等多项水质项目进行监控,并定期进行流量计与侦测器校正。此外,我们亦接受主管机关不定期废水水质抽检,检测皆符合标准;同时针对雨水沟亦实施定期监控,避免废水因暴雨时溢流而造成环境影响,2023年力成科技无发生水资源管理相关的违规事件。
力成台湾废水排放量趋势
2023年力成台湾之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967.811百万公升,排放总量较2022年减少148.155百万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