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永續
水資源管理
力成科技湖口廠區(2廠、3A廠、3C廠、3D廠、9廠及10廠)主要供應來源為石門水庫及頭前溪;新埔廠(1廠)、竹科廠區(8廠、11廠A、11廠B)主要供應來源為寶一及寶二水庫。廠區雖非位於用水壓力區域,水資源使用的狀況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活水準產生廣泛的衝擊,故在取水和排放方面特別注重政府相關法令規定。
為掌握水資源風險,我們參考世界資源研究所(WRI)開發的 Water Risk Atlas 工具,評估各廠區的水資源壓力。結果顯示,力成科技10個廠區皆處於「中低程度」水資源壓力區。近年來因氣候變遷,水環境急遽變化,為及早因應複雜之水資源問題,力成依據「減量」、「再利用」與「回收」三項策略進行水資源管理,提高使用效能,並持續推動各廠區節水措施。
水治理
力成建構清晰的水資源風險辨識與應對程序,以「由上而下指揮督導、由下而上應變回報」的架構,完備水資源治理的運作機制。2024年通過 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驗證,進一步提升水資源管理效益。每年透過氣候風險與機會識別(TCFD),定期於各跨組織委員會中進行永續、水資源等議題之討論與實施情況說明,並彙報於董事會,持續強化組織面對水資源管理的韌實力。(相關水資源管理可參閱2024 TCFD報告)
用水及制定缺水時之應變計劃
力成科技主要用水來源98.8%來自自來水,1.2%來自地下水(井水),以及用來清潔、植栽澆灌之雨水回收等,2024年取用水量為 3,017.526 百萬公升,較 2023年增加 236.982 百萬公升,主要係因產能提升所致。為因應缺水的發生,力成制定供水緊急應變計劃,並透過模擬與情境演練方式,降低缺水所造成的影響。主要應變措施有啟用各廠區儲水槽供水、水車載水供應,以及啟用水井(地下水)因應。
力成科技水回收與水資源管理目標
- 用水強度較2018年減少6%
- 製程回收水系統效益高於85%
製程節水 ● 切割/研磨回收系統處理效益
力成科技積極投入廠區製程廢水回收處理,藉由UF(Ultra-filtration)超過濾機,以中空纖維過濾膜濾除非溶解性固體,穩定回收再利用廠內之切割研磨製程廢水。
力成科技針對具切割與研磨製程需求之廠區,設置廢水回收系統,以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益。目前已建置於湖口廠(2廠)、大同廠(3A廠、3C廠)、竹科一廠(8廠)及竹科三廠(11廠B),並依各產線需求進行設備容量估算,設計每小時可處理之水量。為配合產能規劃,回收系統持續擴充,並導入具高可靠性且易維護之關鍵零組件,以穩定提升回收水量與設備效能。
系統自2018年至2024年期間之回收效益穩定,回收率均超過設定目標85%以上。2024年切割研磨製程回收水系統回收率達86.89%;同年度封裝製程之回收水量為1,528.50百萬公升,較2023年增加246.138百萬公升 (約上升19.19%),主要受到製程規劃調整影響。
註 2:比例(%)=[回收水量(m3)/回收設備進水量(m3)]*100%
註 3:2024年切割研磨製程回收水系統效益目標值85%



水污染防治
力成科技各廠區遵循主管機關規定,由廠內運轉產生廢水經由廠區污水處理系統處理至放流或納管標準後再排放,且透過即時監控設備進行廢水管理,針對pH值、導電度等多項水質項目進行監控,並定期進行流量計與偵測器校正。此外,我們亦接受主管機關不定期廢水水質抽檢,檢測皆符合標準;同時針對雨水溝亦實施定期監控,避免廢水因暴雨時溢流而造成環境影響,2024年力成科技無發生水資源管理相關的違規事件。
力成科技廢水排放量趨勢
2024年力成科技之廢(污)水排放總量為2,109.579百萬公升,排放總量較2023年增加141.768百萬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