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關係人

利害關係人

重大主題分析

力成科技遵循GRI準則(GRI Standards)八大報導原則:準確性、平衡性、清晰性、可比較性、完整性、永續性脈絡、時效性、可驗證性,透過蒐集、鑑別、排序、確證與檢視五大步驟執行重大主題分析,並藉此盤點公司永續現況以推動各組織持續精進。我們定期執行利害關係人關注程度蒐集,以有效追蹤永續目標的進展;同時,透過多元的溝通管道蒐集及回應利害關係人的回饋與建議,以確實掌握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及期待。

重大主題鑑別流程



了解組織脈絡

檢視自身的營運活動與商業合作關係,歸納組織營運所涉及的衝擊邊界與涉入程度。

  • 鑑別6類主要利害關係人:股東/投資人、員工、客戶、供應商/承攬商、政府機關及社區團體。
  • 永續議題蒐集來源:包含國際永續標準 (GRI 永續性報導準則、SASB 半導體產業準則、IFRS 永續揭露準則),國際評比/評鑑關注議題 (DJBICI道瓊永續領先指數、MSCI ESG 指數、FTSE4Good 環球指數),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UN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Goals, SDGs),責任商業聯盟 (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 RBA) 行為準則,半導體同業關注議題,利害關係人議合結果等。

鑑別衝擊並評估顯著性

參照GRI 永續性報導準則, 並納入歐盟永續發展報告準則 (Europea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 ESRS)「雙重重大性(Double materiality)」相關原則進行鑑別,透過內部評估及外部利害關係人的參與,了解其關注焦點,以評估及量化每項永續議題的相關衝擊。

  • 正負面衝擊盤點
    • 永續重大性:盤點公司營運活動與商業關係中對經濟、環境和社會造成或促成的實際、潛在的正負面衝擊,並定義衝擊可能發生之型態、位於價值鏈之部位。
    • 營運重大性:檢視永續議題對公司自身營運具重大影響之相關風險評估結果,包含財務、營運、名譽、人員等面向之影響程度。
  • 永續議題調查 (蒐集頻率:每年一次)
    • 利害關係人關注度:透過線上與紙本問卷調查,由6類主要利害關係人評估對永續議題的關注程度,2024年共回收678份問卷。
    • 組織營運衝擊程度:邀請內部主管與永續發展推行小組成員參與評估,衡量每項ESG議題對公司營運的重要性,共回收18份。
    • 永續發展衝擊程度:邀請內部主管與永續發展管理部成員參與評估,評估公司營運可能造成各項永續議題的正負面衝擊之影響程度、發生頻率/機率,共回收13份。
排序衝擊優先順序

分析彙整數據,並依照衝擊顯著性進行各項永續議題之排序。參考營運衝擊結果、利害關係人和專家觀點,以確保整體分析結果客觀性與準確性。

決定重大主題

經彙整專家意見、內部討論及審查後,產出年度重大性分析結果,最終確立12項重大主題,並繪製重大性矩陣圖。其餘則定義為次要主題,我們亦持續在永續報告書揭露推動成效。

  • 鑑別流程經第三方查證認可,並將結果呈報永續發展委員會與董事會審核核可。
  • 持續將永續議題中對公司營運具顯著性衝擊之事項,適時納入公司企業風險管理制度及架構中,未來定期檢視。
  • 系統性檢視重大主題對公司價值鏈(上游、集團營運、下游邊界)之影響範疇,並整合內部資訊、數據與管理方針。
  • 重大性分析結果作為公司訂定永續策略藍圖短中長期目標來源之一,確保相關管理方針及目標符合利害關係人之期待。
溝通與揭露

依據GRI準則要求,揭露各重大主題報導管理方針、政策承諾、目標、執行成果等相關資訊和數據。持續蒐集各利害關係人所關注的議題,並檢視未來重大主題的差異性,以確實掌握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及期待。

重大主題矩陣圖

2024年的永續議題共有26項,依據關注程度調查、營運衝擊分析與永續發展衝擊評估結果,透過內部永續小組、外部專家與高階主管確認後,最後確認12個重大議題並繪製重大性矩陣圖。另外14個次要主題,我們亦揭露管理的作為與績效。